河南,这片古老的土地,孕育了无数美食,它们不仅是味蕾的享受,更是承载着河南人深厚情感的记忆。对于70后的人来说,那些儿时的美食,更是唤醒他们乡愁的滋味。
一、驻马店的红薯与西瓜
驻马店,作为河南省中南部的城市,有着丰富的物产和独特的美食文化。70后的人们对红薯和西瓜有着特殊的情感。
红薯,在驻马店地区盛产,是当地人餐桌上的常见食物。烤红薯、蒸红薯,都是驻马店人的最爱。那种烤熟或蒸熟后,掰成两半,香味扑鼻而来的感觉,至今仍让70后们难以忘怀。
西瓜,也是驻马店地区的特产。当时,为了省钱,有能力的单位都会安排卡车去县里,从瓜农手里直接买西瓜。70后的人们回忆起童年最开心的事情之一,就是坐在卡车敞开的车厢里,一大早出发,一路颠簸,直奔西平农村的瓜田。
二、驻马店的早餐:面汤与窝头
在驻马店生活的日子,施一公家的早餐固定不变的组合是面汤加窝头或馒头。面汤的做法简单而美味,将少许白面用热水拌开,加水变稀,然后慢慢加入沸腾的半锅水里,一边加一遍不停地搅拌,等到面汤再次煮沸的时候就可以出锅了。
这种面汤,鲜美可口,是70后河南人记忆中的美味佳肴。而窝头或馒头,则是主食的搭配,让这顿早餐更加丰富。
三、逢年过节的饺子
在驻马店,逢年过节都要包饺子吃。饺子馅最常用的是大白菜,有时是韭菜,剁碎放在盆里。肉当然不能少,但常常因为来代替,这些油渣是将白花花的肥猪肉炼油剩下来的焦黄残渣,吃起来嘎嘣脆,很香。
将油渣剁碎后和蔬菜混在一起搅拌,加上盐、葱花、碎姜、酱油,再擀成一个个圆圆的面皮。兄弟姐妹们都会比赛看谁包得快,谁包的馅儿多,谁包得好看。等到包好以后下锅出锅,再配上热腾腾的饺子汤,那是一家人团圆的时刻。
四、河南地道美食:探寻被遗忘的美味小吃
河南,作为中国美食之乡,除了有着著名的烩面、焦儿糕、豆皮等名菜外,还有许多鲜为人知、却承载着历史文化记忆的地方小吃。
例如,南阳地区的糖油粑粑,这是一种采用糯米和油炸制成的美食,外脆内软,甜而不腻。它曾是农村劳动人民的重要能量来源,如今在城市已经很少见到,但却仍然是许多老河南人的童年回忆。
还有夹塌子,这是一种传统的汉族小吃,尤以河南省信阳市的夹塌子最为出名。它是用豆面、小米面等材料制作的一种饼,颇具香脆可口的特色。
除此之外,河南还有酱香饼、炸酱面、烙馍等许多当地的特色小吃。这些小吃不仅是味蕾的享受,更是河南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
五、胡辣汤:一碗唤醒味蕾的河南传奇
胡辣汤,作为河南的传统美食,以其浓郁的香味和独特的口感,深受人们的喜爱。无论是早晨还是夜晚,一碗热腾腾的胡辣汤总能给人带来满足和温暖。
胡辣汤的制作过程虽然看似简单,却蕴含着匠人的心血和智慧。选用优质的牛骨、羊骨,经过长时间的熬煮,骨汤变得醇厚浓郁。再加入特制的香料和秘制的调味料,经过精心的调配,一碗色香味俱佳的胡辣汤就诞生了。
在河南,无论是城市的大街小巷,还是乡村的集市街头,都可以看到卖胡辣汤的小摊。这些小摊往往从清晨就开始忙碌,为的就是给早起的人们带来一碗热腾腾、香喷喷的胡辣汤。
对于河南人来说,一碗胡辣汤就是新一天的开始,它不仅能够唤醒沉睡中的味蕾,更能够带来一份温暖和满足。
六、总结
河南美食,是70后们心中永远的乡愁。那些儿时的美味,如今已成为他们心中最珍贵的回忆。在远离家乡的日子里,每当品尝到这些美食,都能让他们找到那份久违的温暖和幸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