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越两国,地缘相近,文化相通,在历史的长河中,两国人民的交流日益频繁。特别是在美食文化上,中越两国的美食相互交融,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味。本文将以一位越南媳妇在中国创业的故事为线索,探讨中越美食交融的魅力,以及她如何挑战自己的味蕾,将越南美食带给更多中国食客。
越南媳妇的创业之路
故事的主人公吴金芳,来自越南河内,1998年与母亲在中越边境东兴市经营街边小档口。每日推着板车,售卖东南亚水果、越南果汁和越式小吃。在学厨期间,她不仅师从越南厨师学习厨艺,还常常自己在厨房里钻研,同油烟作伴,只为做出正宗的越南美食。
历经近十年的积累,曾经的越南菜小档口摇身变成大饭馆,吴金芳也实现了从羞涩少女到东兴媳妇的身份转变。她坦言,因美食与中国结缘,是她用小板车推出的美食梦。
越南美食的创新与传承
随着广西与东盟国家文化交流的频繁,吴金芳将店开到了南宁。在美食创新上,她潜心研究,将糯米与东南亚水果菠萝蜜相结合,推出菠萝蜜糯米饭,清爽绵密的口感,受到不少食客喜爱。
为保证越式美食的口味,吴金芳常往返南宁与东兴两地,驱车数百公里采购越南食材及调味品。她深知,美食的灵魂在于食材的新鲜和调味的纯正。
味蕾挑战:中越美食的交融
在吴金芳的经营理念中,中越美食的交融是一种挑战,也是一种机遇。她将壮乡‘簸箕菜’的理念融入越南菜式中,把越式春卷等小吃摆放在簸箕里,让食客一次吃遍越南。
她将越南街头市井的装修风格还原到店里,摆放整齐的塑料凳子,标注着越南语的广告牌以及桌旁架子上挂着的斗笠装饰,让人仿佛置身越南街头。
结语
中越美食的交融,不仅是一种味蕾的挑战,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与创新。正如吴金芳所说:“美食是一种桥梁,连接着中越两国人民的友谊。”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,中越美食的交融将会更加深入,为两国人民带来更多美好的味蕾体验。